1000款禁用黄免费a尿道口 _禁止丨8勿进30000部芒果资源_已满l8点此进入甸伊圆贵妃

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安排

发布时间:

2022/01/20

浏览次数:

70416

?

?

?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卫生健康委的大力支持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扣年度目标任务,坚持规划引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全力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及全人群全周期的健康服务,较好地完成年度工作任务。

一、2021年度工作总结

(一)持续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中心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人物同防”工作要求,持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1.强化监测预警与检验检测。指导全省每日对应检尽检人群、每周对高风险人群、每月对重点人群、其他人群和特定环境及物品开展监测。截止10月31日,全省应检尽检人群共监测人员22544811人次,核酸阳性718(含1个富顺,系统未报)人次;全省累计检测2428347份环境样本,核酸检测阳性109份。持续开展入境新冠病例样本二代测序,完成745例入境新冠病例测序分析,检测到113株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关注变异株。强化工作信息收集与报送机制,信息、数据收集统一来源、报送统一出口。畅通疾控机构与公安、卫健信息联动机制,将信息传递用时至少缩短6小时。建立健全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初筛阳性人员监测及报告机制,按照“提级管理”原则,提前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溯源,提前报送核心信息,提前开展密接和次密接管控。

2.强化分析研判与技术指导。进一步充实疫情研判专家队伍,及时根据国内外形势组织开展专题分析研判。完成国际国内疫情分析研判报告110余期,境外输入疫情分析报告44期,疫情分析(简版)80余期,成都市疫情专题分析报告9期,月度风险评估10期。参与编写《四川省农村新冠肺炎防控方案》《四川省新冠肺炎防控指南》(第二、三、四版)。组织全省疾控机构开展新冠防控培训。成立协查工作专班,建立完善协查工作机制,实行24小时值班制,收发31个省(市、自治区)、新疆建设兵团,以及我省21个市州跨省协查函件万余份,协查密接、次密等逾万人。先后派员赴厦门、内蒙驰援当地疫情防控工作,快速有效地处置成都、绵阳、自贡等地本土新冠疫情。

3.强力推进新冠疫苗接种。一是做好疫苗分发。成立新冠病毒疫苗综合协调专班,统筹安排疫苗分配、配送、数据收集等工作。先后召开3次专家研讨会,开展8次紧急招标采购,共采购新冠病毒疫苗14802.0698万剂。二是开展技术指导。制发全省规范接种的文件共计53份,对全省21个市州的接种单位开展全覆盖指导督导。三是每日分析信息。每日对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情况、供应情况和异常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为指导疫苗接种工作开展提供科学依据。四是信息化赋能疫苗接种。由信息和免规技术人员共同组成专班,负责新冠疫苗大规模接种技术保障和升级四川省免疫规划信息系统,不断优化功能,及时收集梳理接种点反映的堵点问题,指导基层完善各流程环节。配合委信息保障专班,顺利完成全省新冠疫苗大规模接种,率先实现日接种量破200万剂次的成绩。

4.强化新冠肺炎防控宣传。一是及时发布健康提示。密切关注疫情动态,以中心微信公众号为主,其他新媒体平台为辅,适时发布健康提示。截至10月31日,共发布健康提示45条,阅读量达182万余人次,高效助力全省疫情防控。二是大力宣传新冠疫苗接种。通过设计《新冠疫苗 安全有效 积极接种 共筑健康屏障》等宣传海报、手册和折页,录制《接新冠疫苗,安全有效》等宣传短片,为公众科普防疫知识,积极引导科学防病。

(二)稳步推进常规疾病防控工作。

1.应急处置科学规范。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完善预案与技术规范,维护物资装备,四川省急性传染病防控应急队伍走向正规。参与2021年四川省应对冬春季新冠肺炎疫情应急演练、“应急使命·2021”和四川省暨成渝地区卫生应急联合演练等大型演练,提升卫生应急救援协调联动能力。截止10月底,中心共派出23批、101人次人员参与泸县“9.16”地震灾后防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香港赛马会—四川省卫生应急培训项目重大传染病防控子课题研究有序推进。

2.传染病防控有力有序。继续加强对全省鼠疫、流感、人禽流感、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SARI)、登革热、手足口病、夏秋季肠道传染病等监测和防控工作指导,实时监控全省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信息,完成监测周分析、月分析及趋势分析,为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发现、早处理、早控制提供信息支撑。有序开展常规疫苗接种和疫苗相关疾病监测工作,做好免疫规划疫苗的分发管理和非免疫规划疫苗挂网阳光采购准入。1-9月,全省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报告接种率均在98.31%以上,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为92.20%,共发放常规和应急接种疫苗989.4924万支。推进全省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实现疫苗全程电子可追溯、可核查。完成与国家免疫规划信息平台和疫苗电子追溯协同平台对接,持续上传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数据。

3.重大疾病防控成效明显。艾滋病防控方面。全面启动凉山州艾滋病防治攻坚第二阶段行动,持续抓好驻点帮扶、质量提升和技术支撑等工作,组织协调省级“三线”专家和业务骨干100余人次,全覆盖指导凉山州17个县(市)。按期开展全省138个国家级哨点和32个省级哨点监测工作,今年完成HIV检测131991人,哨点监测完成率为94.70%。继续加强宣教干预、感染者管理及病人治疗等工作,主动开展疫情估计、检测发现和专项调查。组织完成10个国家级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工作评估,继续开展国家“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凉山州布拖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规模化现场队列研究,实施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基金项目。加强实验室网络建设,截至10月底,全省已经建立艾滋病检测实验室5731个,其中确证实验室84个,筛查实验室759个,检测点4888个。

结核病防控方面。进一步完善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全面建成省、市、县三级定点医院分级诊疗制度。完成《四川省结核病防治“十三五”规划》终期评估并通过国家验收。深入推进耐多药结核病防治工作,加强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治疗及关怀服务,提升诊断新技术的应用水平。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控、民族地区、TB/HIV双重感染防治和抗结核药品管理,全面落实结核病防治措施。科学有效处置3起学校结核病疫情,参与全省21个市(州)42个县(区)80多所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落实情况暗访调研,指导完成阿坝县和色达县学校结核病全覆盖大筛查,为探索民族地区乃至全省学校结核病防控模式奠定了基础。截至10月底,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为54.16/10万,比去年同期下降3.04%。

寄生虫病防控方面。顺利通过世界卫生组织对中国消除疟疾认证-四川省评估,四川经验得到世卫组织专家高度赞扬。在全省63个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开展螺情监测、风险监测、应急演练等工作,帮扶凉山州血吸虫病防治,对中江县消除血吸虫病达标工作重点指导。继续强化我省包虫病筛查,成立四川省包虫病防治专家组,赴凉山州、甘孜州、阿坝州及10个项目县开展工作技术指导,组织协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相关专家对阿坝州246例包虫病患者(含疑似)开展包虫病患者疗效判定。土源性线虫病防治工作和媒介生物防治工作有序开展。

4.慢性病防控持续加强。大力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完成全省28个国家级示范区2020年动态管理年度报表,协助郫都区等8个县(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复审迎检。持续推进“三减三健”专项行动和贫困地区健康管理员培训,加强死因监测、肿瘤随访登记、伤害监测、慢阻肺监测、心脑血管事件报告、慢病营养监测等工作。组织37个县(市、区)1.84万人参加全国第六届“万步有约”健走激励大赛,开展中西部地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老年心理关爱、中国农村地区癫痫防治、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等项目工作。

5.地方病防控成果巩固。参与修订6个地方病国家标准,制定《四川省临床氟骨症患者复核技术方案》,规范项目实施。组织开展全省地方病监测评价、重点调查、病人治疗复核管理及健康教育等工作,现场指导13个市(州)48个县,完成对叙永、古蔺2个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县消除省级评价。开展餐饮服务单位合格碘盐覆盖率调查、新发现疑似水氟超标地区重点调查、心肌病调查、第28个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活动和饮茶型地氟病健康教育,促进全省持续消除重点地方病危害。

(三)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

1.加强危害因素监测评价。环境卫生方面。开展四川省学生近视及其他重点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推进城乡饮用水水质监测、空气污染(雾霾)对人群健康影响监测与防护、公共场所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城乡室内环境健康影响调查与防护措施效果评估等监测工作。继续在5家市级疾控中心和12家县级疾控中心试点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正式发布《考点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规范》等5个地方标准。食品卫生方面。组织实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监测、人群合理膳食指导、食物成分监测等工作,开展“健康食堂”试点创建,推进“国民营养计划”及合理膳食行动。职业卫生方面。加强重点职业病监测与职业病报告管理,完成7市(州)10家放射诊疗机构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输出剂量核查。开展食品放射性污染风险监测及放射性本底调查,联合国家疾控中心和部分兄弟省份疾控中心对阿坝州所辖各县疾控中心实施检测技术帮扶。完成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甲级机构资质延续和2020年四川省健康企业考评验收工作。

2.加强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开展四川省居民健康素养、烟草流行监测项目及“生命英雄﹒免疫英雄”评选,完成2020年四川省健康促进县(区)建设项目省级技术评估工作报告。开发、储备、推广血吸虫病、新冠疫苗接种、结核病防控等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传播材料,有效提高群众自我防病意识。逐步形成四川疾控新媒体宣传矩阵,从单一的图文宣传模式向动画制作、短视频播放等多形式转变。截至10月底,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784篇,阅读量360.5万人次。中心自制的《出厂后的新冠疫苗去了哪儿?》短视频推送后,网友阅读量达1亿人次。

3.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协助开展2020年度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省级绩效评价,深入22个县(市、区)44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现场技术指导。依托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管理系统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信息系统,首次开展全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日常监管工作。积极开展疾控机构等级评审和爱国卫生技术指导,组织业务培训等相关工作。做好2020年度“三区三州”疾控人才培训、四川省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第四期、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川渝地区卫生人才“双百”培养等工作。

(四)大力提升事业发展能力。

1.提升工作服务能力。中心规划文本完成多轮意见征求、修改完善和专家咨询论证,已基本形成《中心“十四五”建设与发展规划》(送审稿),启动《中心“十四五”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编制。按照国家、省统一部署,聚焦厘清职能定位,畅通运行机制、强化能力建设等方面,积极向上级部门献言献策,向省卫生健康委报告《关于四川省疾控机构改革的思考和建议》。加大中心基础建设力度,省卫生监测检验暨包虫病防治中心建设项目安装工程完成82%,二次结构完成77%;省公共卫生综合临床中心项目传染病第二住院楼二装完成85%,传染病第一住院楼正在进行五层主体结构施工。新增实验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无形资产,家具类等163台(套),共计1541.45万元。强化内部管理,探索建立更加科学合理、规范高效的管理模式,制定中心《工作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办法(试行)》与《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方案(试行)》,稳妥推动绩效工资分配改革。完成年度人员招聘、34名中层干部试用期满考核、642名职工聘用合同签订等工作,组织推荐各级各类专家和委员200余人次。

2.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在维持中心原有检验检测能力及顺利延续中心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化妆品注册和备案检验检测机构等资质的基础上,中心积极推进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能力建设。成立工作专班,于6月顺利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委员会(CNAS)实验室生物安全认可,8月底获得国家卫健委批准的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资格。中心顺利建成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分离培养及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室,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10月,新冠病毒项目组在中心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成功分离出新冠病毒delta株。

3.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加大科研项目申报力度,今年组织申报国家自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科技进步奖1项,12个地方标准正式颁布实施。成立性病艾滋病与结核病研究、慢性病防控两个博士工作站,开展全省疾控机构标准化建设、卫生健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与放射卫生重点学科创建,完成艾滋病、病原微生物监测与识别技术、气象敏感性疾病攻坚、慢性病防治研究四个攻坚团队建设阶段性评估,有序推进疫苗临床研究中心项目。通过平台搭建,促进学科建设、提升科研实力、带动科技创新。

4.提升对外合作能力。川渝地区疾病防控一体化2021年15项重点工作有序推进,举办首次办公室管理工作培训会,开展川渝艾滋病防治一体化、慢性病监测和防治、“健康企业”创建、食品安全标准等工作交流研讨,接收首位赴中心进修的重庆同仁,有效推动资源共享、政策对接和协同联动。先后与四川大学、海南疾控中心、北京协和医学院等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共谋疾控建设和发展。切实履行省级疾控机构的业务指导和高等院校的教学实习基地的职责,全年接收全省各级疾控中心进修128人次;接收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等高校实习生67人。

(五)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

1.加强中心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制定《中心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细化中心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清单8类24项内容和 “我为基层办实事”实践活动清单3类10项47件。开设6个专题,组织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红军精神、抗疫斗争精神、脱贫攻坚精神、“七一”讲话精神。建立双周例会制度,加强协调与督促落实。召开中心组学习会10次、党委会13次和各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做好省委第一巡视组第九轮常规巡视各项工作。组织支部开展“不忘初心再出发 奋进伟大新征程”主题党日活动,举办中心党史知识竞赛、“颂歌献给党”歌咏活动。召开中心“七·一”表彰会,表彰优秀共产党员44人、优秀党务工作者6人、先进基层党组织6个,68名老党员获得 “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2.加大纪检监察力度。贯彻落实“三为主一报告”工作机制,制定《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机制实施意见》《中心2021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中心重点监督工作实施方案》。强化日常监督,坚持重要节点通过短信、会议等方式重申廉洁纪律要求,通过备案加强对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婚丧喜庆事项监督。加强审计监督,拓宽内部审计范围,以制度执行为切入点,健全完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开展“十三五”重大项目艾滋病专项资金审计、工会资金专项审计等5项审计监督并督促审计整改,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前哨”作用。加强执纪问责,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做到惩戒与教育相结合,宽严相济。针对违纪违规的苗头型、倾向性问题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全年共收到上级移交转办问题线索1件,目前已进入初核阶段。

二、存在的问题

(一)疾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特别是Delta变异株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防控难度大,今年南京、张家界以及西北关联疫情在我省传播带来新的挑战。凉山州艾防攻坚任务艰巨繁重,民族地区结核病发病率高,血吸虫病传播风险持续,钉螺孳生广泛且孳生环境复杂。包虫病综合防治工作力度有所削减,疫情出现反弹的风险较高。消除疟疾后,部分地区对输入疟疾再传播风险认识不足,疟疾防治工作松懈。

(二)部分业务工作有待强化。

中心门诊部对外开展的从业人员体检、职业健康检查医疗服务活动已停止,但中心承担职业病诊断和下级职业健康检查主检医师进修工作,同时受省卫生健康委委托承担2021-2022年全省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质量控制工作,实际工作能力的下降将影响相关工作开展。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覆盖面扩大至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工作开展协调难度大。部分慢病防控干预措施因操作难度大,大众参与度低,实施效果差。

(三)人才队伍建设仍需加强。

中心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的问题依然存在,高层次人才引进尤为困难。近三年计划公开招聘179人,实际报到上班74人,到位率仅41%;今年已有12人辞职(其中,博士1人,硕士8人)流向医疗机构、高校及科研院所等单位。当前重点学科实验室优势作用发挥不充分,高层次课题、高等级成果奖励产出欠缺。专业技术人员人均发表论文数较少,期刊级别不高,SCI论文数更少。

三、2022年度工作安排

2022年,中心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中全会精神,坚持“西部领先、全国优秀”总目标,充分发挥省级龙头引领作用,全力推进全省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

(一)强化能力建设。

1.抓好基础建设。按照上级要求有序推进我省疾控体系改革,推进《中心“十四五”建设与发展规划》印发实施,完成省卫生监测检验暨包虫病防治中心项目建设,开展试运行有关工作。扎实推进省公共卫生综合临床中心建设。

2.抓好信息化建设。保障全省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用户数字证书及虚拟专网稳定运行,探索“智慧疾控”建设与内部管理系统整合,进一步完善四川省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功能。继续开展信息系统三级等保测评工作,协调省大数据中心政务云服务器资源。

3.抓好科研培训,充分发挥院士工作点和科研团队力量,推动科研产出。加大学科能力建设,积极申报重点学科和科研课题以及成果奖。继续做好现场流病项目、公卫规培项目、骨干技术项目等各类专项培训,积极创建四川省卫生健康标准委员会。

4.抓好检验检测。用好建成的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开展实验活动,维持和巩固现有能力,逐步扩展实验活动范围。利用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积极争取支持,探索建立省级菌毒(种)保藏中心。

(二)稳控传染病疫情。

1.加强监测预警。继续指导全省做好传染病疫情监测工作,确保监测系统的有效运转,及时发现传染病暴发苗头。提高数据报告质量,优化数据信息采集,加强大数据分析应用,开展健康大数据挖掘分析运用。按期完成传染病监测分析报告上报反馈,为全省传染病防控提供数据支撑。按照多点监测要求,继续做好全省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切实贯彻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措施。

2.加强应急处置。继续做好组织协调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充分做好暴发疫情应急调查处置和自然灾害疾病防控现场指导的人员、技术和物资准备,拓展国内外卫生应急交流与合作,共同打造公共卫生安全屏障,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3.加强免疫规划。贯彻落实《疫苗管理法》,进一步规范免疫规划管理。继续开展新冠病毒疫苗群体性接种工作,筑牢免疫屏障。加强AEFI监测,妥善处置重大AEFI事件,推动异常反应保险补偿工作。协调保障国家免疫规划短缺疫苗供应,探索非免疫规划疫苗配送模式。

(三)深化重大疾病防控。

1.推进艾滋病防治。进一步优化“三线一网底”防治体系。做好艾滋病、结核病、丙肝、梅毒等“多病同防”,巩固阶段性成果,提升防治质量。定期组织召开省级“三线”工作例会,及时沟通防治进展和信息。完成全省的国家级哨点的调整、合并或撤销工作,提高哨点监测工作质量。开展2022年度全省艾滋病疫情估计与结果论证工作,强化单阳家庭干预技术支持。结合全省数据质量核查、专题调查、专项督导等工作,对随访开展情况进行现场指导。开展第四轮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2022年度现场评估相关工作。

2.推进结核病防治。对标《四川省遏制结核病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2年)》目标以及国家“十四五”结核病防治工作思路,推进我省《结核病防治“十四五”规划》出台。紧盯三州等重点地区结核病疫情,开展重点地区结核病防治先行先试,打造区域结核病防治医疗强县,持续开展HIV/TB双重感染监测,开展重点地区防控专项指导。规范耐多药患者发现及管理工作,加强耐药结核病筛查,对全部病原学阳性患者开展耐药筛查。着力加强学校结核病日常防控措施落实,提升新生入学体检结核病检查及学校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质量。规范药品采购流程,保证药品采购的流畅性、效率性,规范库房管理,确保供应有序。

3.推进寄生虫病防治。协助我省“十四五”血吸虫病、包虫病专项防治规划的制定。在省、市、县三级规范开展血吸虫病监测应急体系建设,对现场钉螺、野粪等风险因素监测、重点村人群病情进行监测,指导芦山、普格开展消除血吸虫病工作,做好国家血防春查和省级春查准备。持续推进石渠县包虫病防治,在全省推广石渠试点及干预区经验。完善消除后疟疾监测网络,开展防止输入再传播工作。开展土源性线虫综合防治、土食源寄生虫病监测工作及旋毛虫病防治等工作。

4.推进慢性病防治。继续实施死因监测、肿瘤登记、慢病营养监测、慢阻肺监测、伤害监测、心脑血管事件报告等监测工作。强化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组织参加“万步有约”健走激励大赛,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规范开展项目工作,推进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全国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农村癫痫防治管理、中英减盐等项目实施。

5.推进地方病防治。继续开展地方病监测全覆盖及相关专题调查,对重点地区进行地方病防治工作技术指导,巩固防治成果。加强饮水型氟中毒、饮茶型地氟病监测,继续开展氟骨症复核工作,推进现症病人治疗和管理。

(四)提升公共服务质量。

1.做好环境与学校卫生工作。继续开展空气污染(雾霾)对人群健康影响监测、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公共场所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农村环境卫生监测等工作。持续开展全省医院消毒与感染控制监测工作和省直医疗机构和托幼机构消毒效果监测,进一步提升消毒效果监测工作质量。

2.做好食品与营养卫生工作。定期收集分析全省各地食物中毒事件情况,参与食物中毒及食品安全突发事件调查处置。在成都市青羊区等10个监测点开展2022年居民营养与健康监测。组织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营养健康状况监测相关宣教干预。继续做好我省“国民营养计划”及合理膳食行动技术支持与指导。

3.做好职业与放射卫生工作。继续开展省放射卫生技术服务质量控制中心相关工作。完成全省2022年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报告质量监测及职业卫生检测能力比对。做好职业卫生、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技术服务质量控制。开展汽车制造业、汽车维保和制鞋业不良工效学因素致肌肉骨骼损伤的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研究,参与重庆市疾控、福州市疾控汽车维保和制鞋业的团标起草。

4.做好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继续开展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与烟草流行状况监测、健康促进县(区)建设项目等,做好针对市县两级健康教育机构的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汇编《新冠肺炎个人防疫手册》,制作健康公益广告和防控科普知识短视频各2部。加强疾病防控热点趋势监测,探寻与媒体多样化的合作机制,及时开展科普宣传,正确引导舆论导向。

(五)抓实党建管理。

1.持续强化理论武装。强化中心组理论学习,加强学习研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意识形态各项工作。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深入推进为民办实事实践活动常态化、制度化。

2.持续强化支部建设。以落实支部工作条例为重点,加强支部书记、支部委员能力培训,进一步规范落实组织生活、“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等,发挥好党支部教育、监督和管理党员功能,不断夯实党组织基础,建好建强支部战斗堡垒。

3.持续强化工作监督。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情况检查督查,重点对中央、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机制》执行和落实情况、中心经济活动规范化进行检查。聘请第三方机构对四川省公共卫生综合临床中心项目等进行审计。抓好廉政文化教育和警示教育,着力打造富有疾控特色的“清廉文化”。

联系电话

028-85580303

周一至周五 9:00-17:00

普陀区| 兴业县| 岳池县| 合阳县| 古交市| 铁岭市| 寿光市| 随州市| 新安县| 岳阳县|